西红柿小说 > 历史小说 > 窃国枭雄 > 第7章 公子认母全文阅读

大家看到今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,都慢慢的散开了。蔡氏也借口照看刘琮,遛出大厅外。

刘表今天也特别高兴,对刘琦也显得特别亲切,温和的对刘琦说道:“琦儿,还有什么不满意的?告诉爹爹,爹会尽力满足你的?”

刘琦疑惑的看着刘表,也瞧着陈氏,他们今天显得特别的高兴。刘琦如何回答呢?哦,有办法了,蔡氏不是刘表枕边人吗?陈氏受宠程度不比她差?遗憾的是出生寒门而已,遗憾的是生的女儿而已。

想到这里,刘琦灵机一动,何不将祸水东引,让陈氏与蔡氏斗得不亦乐乎?女人斗女人,使其无暇顾及刘琦,也免得刘琦这个儿子掺和在他们夫妻生活中。须知历史上刘表死后,蔡氏曾杀死了刘表所有侍妾,如此看来,他们女人之间应该冤深似海啊。一想绝对可能,与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男人,虽然不明说,每天孤枕难眠,自己生病后只听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滋味绝对不好受?

如此看来,蔡氏与刘表侍妾们应该是深仇大恨的,如此怎么可能如此轻便的结束对方性命。要知道历史上蔡氏与张允不是有一腿吗?不是孤枕难眠怎么会抛弃尊严外遇呢?对这点刘琦是蛮自信的。

历史上李建成不是结交了李渊的后妃吗?刘琦只是想让陈氏帮助刘琦而已,又没有见不得人的勾当,有何不可?

想到这里,刘琦向刘表跪下,哭道:“父亲大人,陈姨,孩儿有个愿望,望你们一定答应!!”

刘表听到这里大惊,连忙说:“琦儿有什么委屈,快告诉为父,父亲一定会满足你愿望的。”

陈氏也感到吃惊,刘琦是刘表长子,怎么可能向她这样一的下贱的小妾下跪,怎么可能一定要她答应请求呢?当即整个人就精神起来了,笑道:“有什么事情需要陈姨帮忙的,陈姨与你父亲马上帮你办。赶快起来,不要跪了,地下凉,你可大病初愈啊”

看来这一招还是管用,于是刘琦抬起头,对他们说道:“若不能满足孩儿这个要求,孩儿就长跪不起。”

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,刘琦终于说出刘琦的愿望:

“父亲大人,陈姨,孩儿这一年来深深感悟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,在孩儿母亲因病离开人世,自今想起孩儿还是万分悲愤。孩儿看古书感悟道:人身最大的悲痛就是幼时丧父母,虽然父亲大人对孩儿非常好,陈姨对孩儿也照顾有加,但是不能常侍母亲身边这一悲惨现实一直让孩儿难以释怀。孩儿过去因为想念母亲而每日寡欢,天可怜让孩儿有陈姨这个后娘,处处对孩儿照顾有加。孩儿想认陈姨为亲娘,但一直不敢向父亲大人与陈姨禀告,今日有感而发,提出后望父亲大人与陈姨恩准,一则满足孩儿思念亲娘的痛苦,二则孩儿也可告别过去,勇敢坚强的面对未来”。

想起前世父母因刘琦的离开定会痛不欲生,想起刘琦再也不能随侍前世父母跟前的悲伤,刘琦在边诉说时显得肝肠寸断,显得无比真实,说着说着,竟然忍不住热泪盈眶。

刘表感觉大惊,半天竟然说不出话,原来刘琦一直郁郁寡欢是因为思念母亲,原来刘琦是这样孝顺的孩子,而不是刚才那样强词夺理,得理不饶人的公子哥,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。

而陈氏听到这里也十分感动,她一个寒家女能在州牧府立足已经很不容易了,想不到能得到如此肯定,现在长公子居然要认她为亲娘,那就代表她的地位可能从刘表小妾过度到妻子,要知道在古代妻子与小妾的待遇完全不同,蔡氏是名门望族之后,嫁给刘表三年,在王氏死后几年,还不能名正言顺的称呼为刘夫人,只是被称呼为二姨太而已。

按照封建继承传统,刘琦是会继承州牧大位的,刘琦若认她为母亲,势必彻底改变她花瓶的命运,成为实实在在的州牧夫人。要知道她还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儿,在刘表过世后,她母女二人还要实力派人士保护,而刘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。要知道与蔡氏争宠过程中,她们几个女人早已明争暗斗了,早已难以和解的。现在与刘琦结盟,不失为一个好注意,要知道历史上刘表死后,蔡氏处死了几个妻妾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
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,刘琦刚说完,陈氏连考虑就没有考虑,热切的对刘表说道:“夫君大人,公子是至孝之人,我们应该满足他这个心愿啊”。

刘全也满是高兴,向刘表跪下,热泪盈框道:“恭喜大人,公子如此孝顺,刘琦刘家后继有人了”。

刘表也是非常高兴,谁不想自己儿子获得好名声呢?连连点头对众人说道:“为父怎么能拒绝这样一个愿望呢?完全同意!全叔,你马上择一吉日,庆祝琦儿认陈氏为母”。

还没等刘琦跪下认母,刘表又说道:“哦,还有,全叔,要布告荆襄,公子至孝,还有那句话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,“幼时丧母为人身一大憾事”,以宣扬刘琦大汗以仁孝治理天下的风范。”

看来刘琦这个以女制女的招数已经大获全胜了,这个认母行为居然为刘琦带来至孝的好名声,听到大家一阵夸奖,刘琦简直羞得无地自容,要知道刘琦在前世多次违逆父母意志,要知道刘琦结交陈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陈氏制衡蔡氏。想不到刘琦这一奸计居然为刘琦带来如此好名声,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行,想不到奸计居然能够获得好名声。

看到这里刘琦不由得为自己卑鄙行为感到羞耻,刘琦明明是为了让陈氏与蔡氏恶斗,明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,怎么在他们眼中就成为至孝之人了。

刘琦当时感到孝在三国的用处,自西汉建国之后,一直就是以孝治天下,很多皇帝一定要加自己名号前加上一个孝子,在西汉只要自己行的孝道,就像现在说自己爱国,说自己反日样,是具有先天优势的。

于是,刘琦当即改变投机的想法,假戏真做,既然认陈氏为母亲,那只好按照母亲的礼仪,对待母亲的心思来对待她,虽然她远远比刘琦前世小,有时在一起极其不自然,但只有强忍着。

当天刘表与陈氏留刘琦跟他们一起吃饭,顺便抱了下刘妍,逗着刘妍玩,前世稀奇古怪的东西,让刘琦应对小孩子游刃有余,看到刘琦如此喜欢这个刚刚学说话的女儿,陈氏与刘表笑不拢嘴,这或者是兄恭弟孝的实例吧。

在上层建筑关系打好之后,其他事情就好办多了。刘江挑了十个曾经忠心于母亲的下人全力侍奉刘琦,紫凡也成为刘琦贴身玩伴。而刘琦为了保持自己至孝的好名声,每天一大早就去向刘表与陈氏请安,空时抱着刘妍玩耍。全州牧府的人都愉快的刘琦着刘琦的改变,除了蔡氏与蔡斌。

刘琦拜陈氏为亲娘的仪式在十天后举行,全襄阳达官贵人都来参加,刘琦那句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的惊世感悟也成为大家的谈资,还有幼时丧母为人身一大憾事也获得普遍认同。很多人都想来看刘琦庐山真面目,顺便也可巴结下州牧大人。在历史上刘琦也有一定贤名,刘表过去经常夸耀刘琦类己,虽然在迎娶蔡氏后就慢慢忘记了。在刘琮长大之后,因为蔡家权势,刘表不得不服从蔡瑁兄弟意志,完全偏爱于刘琮

荆襄四大家族“蔡剻向黄”的主要成员都到齐了,蔡瑁蔡和兄弟无疑是心情最复杂的,刘琦认陈氏为母,无疑代表了其妹难以独霸州牧府,其行为必然会受到极大约束。但是州牧大人公子认母又不能不来表示下,否则一定影响自己贤名啊,且日后必然难以在荆襄立足啊,因此皮笑肉不笑的向刘琦表示了祝贺。蔡瑁大约三十多岁,七尺身高,看起非常干练与精明,神貌中闪出一丝威严。但是其弟蔡和看起来就差远了,约莫二十五六岁,虽然还算仪表堂堂,但明眼人就看出因过分亲近女色而缺乏武将应有的风范。

蒯越蒯良兄弟一幅文士打扮,约莫四十余岁,特别是蒯越不但仪表堂堂,而且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,刘琦想这或者是古代谋士给人感觉吧。

向家家主向朗向宠兄弟二人,就比剻氏兄弟差远了,三十五六岁,虽看起不乏智谋,但给人感觉缺乏武功。

黄家家主居然是黄承彦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月英的父亲,看其相貌还是蛮英俊的,刘琦就感觉奇怪了,怎么生出黄月英这样一个女儿。黄承彦没有出仕,一副文士打扮,看上去颇为风流不羁。

刘琦作为小辈也是今天主角,只好向各位前辈作揖答谢,以表达对大家光临州牧府的感谢,周旋于众人之间。

席间看到一个相貌奇丑的青年文士,约莫二十余岁,旁边有妇人对他相貌指指点点,但是他竟然怡然自得,在席间谈笑风生。

哦,相貌奇丑,难道是庞统,他也是荆襄人士,不可能给刘琦这样一个惊喜吧,刘琦一到三国就遇到凤雏这样的奇士,刘琦感觉如吃蜜饯似的,不禁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,快步走到桌前,对他一揖道:

“敢问兄台贵姓, 谈吐甚是精彩,请问琦能参加吗?以见识诸兄风采?”

旁边的向朗介绍道:“这位是王粲王仲宣王贤弟,山阳高平人,文才甚佳,有过目不忘的本领,公子家与他家可是世交,州牧大人曾经师从其祖王龚顺公。”

哦,是王粲不是庞统,刘琦不禁有点失望了,虽然向朗说什么文才出众,说什么过目不忘,谁知是不是什么套话,即使真的文采出众,但又怎么能与刘琦的庞统相比呢?刘琦口中虽说久仰久仰,但是失望神色一望可知。

对刘琦的表现,王粲有点受不了了,想他颇有才名,今天居然被刘琦这个未成年的公子哥轻慢了,这岂是他所能忍受。只见他对刘琦一揖,说道:“公子才名那才叫精彩,想公子未曾成年,前日竟感悟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佳句,与当代大儒孔融七岁让梨也不遑多让,今天能否吟两首诗句,让大家见识公子的风范呢”?

这时刘琦才知道轻慢了这个相貌奇丑的文士,被他抓出来当众出丑,赶忙一揖到地:“得罪了,王世兄,小弟刚才想起另外一贤士而不禁伤感,决无怠慢之意,不当之处望兄台见谅。”

一直想找刘琦出丑的蔡和看到刘琦与王桀发生争执后,仿佛感到获得千载难逢的机会,自从听到蔡氏诉说刘琦打蔡斌,认陈氏为母的事迹后,蔡和就感觉不顺心,也一直想找机会出刘琦的丑,今天看到刘琦与名士王桀王仲宣发生争执后,就想拿这件事情做文章,以此来打击刘琦。

于是连拍数掌后,说道:“诸位请安静,诸位请安静,大家都知道近日传出大公子风范,大公子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名句,和想在座的诸位都应该熟悉,州牧大人多次夸奖大公子文采,今天不如让大家见识见识公子风采。”

且当众宣布道:“最近众人都闻大公子贤名,今天让大公子以今天场景为题,作诗一首,大家说好不好?”希望借这个机会羞辱羞辱刘琦,以再次压制于刘琦。

刘琦在问明公开向刘琦发难的是蔡和后,反而心情平静了,他明显借机公开羞辱刘琦,只要刘琦表现得体,就不可能失分。大家想下,刘琦现在才十二三岁,即使不能作出什么诗词,谁又可能说刘琦无能,若是作出来,必定名动荆州。

因此刘琦淡淡的说道:“既然二舅真心相邀,小侄只好献丑了”。惊得刘表想阻止已经不可能了,一个十三岁的小孩,怎么能在大众面前作诗一首呢?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