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红柿小说 > 古代小说 > 王爷别虐了,王妃带娃杀疯了 > 第499章 撑腰全文阅读

“而是,你家的闺女呢?”

顿时,裴千帆的脸色臭了起来:“不行!”

他想到萧依肚子里还未出生的女儿,别扭道:“我安王府家还不至于养不起一个小郡主,日后本王的小郡主便是招婿了,若让她往外嫁,本王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!”

酒杯重重的往桌上一放,裴千逸微勾勾唇,眼眶处晕染出笑意。

看吧,自己的三哥也是个女儿奴呢。

又过去一月。

萧依的肚子越来越大,走路越来越费力气,瞧着这月份马上就要生产了。

安王府门口。

两个半大小子捶着门大喊:“爹,你倒是让我们进去啊,我们绝对不再吵闹了!”

没错,这正是裴子卿和裴子阳。

裴千帆生怕他们打扰到萧依生产,嫌他们吵闹,于是直接让下人给他们收拾了行李,赶出了安王府,让他们去皇宫随便找个宫殿去住。

反正裴千洵是皇帝,也不怕他不会通融。

“算了,大哥,在爹眼里,咱们可比不上娘和妹妹的半根手指头。”

裴子阳扛起行李,很快认清了自己的处境,并劝着裴子卿与自己,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。

“啊,好吧。”

听完弟弟的话,裴子卿也放弃了回安王府的想法,跟着弟弟一起进了宫。

“小叔,我们没地方住了,你给我们找个地儿呗。”

两个人对着裴千洵一阵讨好的笑。

裴千洵眉头一抽,实在受不了两个人谄媚的笑,打发了公公领着他们到了离自己寝殿不远的一处宫殿里住下。

躺在床上的两个小子相视一笑,太好了,今天不用露宿街头了。

一处不起眼的宫墙外,礼部尚书徐磊拦住了已经出完考题的秦北顾。

“哎呀,秦大人,别走那么快呀,老夫有点事想和您商量商量。”

徐磊笑眯眯地拉住了秦北顾,顺势从自己的袖子里掏出来一块价值不菲的玉石,放在秦北顾的手心里。

“秦大人也知道,老夫家里有个不成器的儿子,今年秦大人出的考题,老夫不才,也想让儿子进朝试试,但儿子还没有考取什么功名,不知大人可否通融通融?”

颠了颠手里头的玉,秦北顾看着面前这所谓的礼部尚书,知道他这是在贿赂自己。

他傲然的扬唇一笑,看着徐磊,不屑极了:“徐大人可莫要让我为难,告示上说的明明白白,什么规矩咱们都懂,莫要坏了规矩啊。”

“还有,这块玉啊,看着就很是贵重,可莫要丢了,徐大人快快收好,快快收好。”

“陛下还在里面等着我等进去呢,可别让陛下久等了,徐大人先请,还是在下先请?”

“秦大人这是不吃老夫这一套了是吧,非要与老夫作对,倒是不知道秦大人的这骨气能撑到几时!”

徐磊见贿赂不动秦北顾,霎时生气起来。

摆出大有一副要将秦北顾告到裴千洵眼前的意思,而事实上,他确实也这么做了。

“你的意思是说,秦爱卿他罔顾律法,结党营私?”

裴千洵看着面前气呼呼的徐磊说出的那些话,犹豫问道。

“没错,陛下,秦大人他身在职位却总是利用职务之便,给自己的学生行方便,这不叫结党营私叫什么?”

“嗯…朕倒是不这么认为。”

裴千洵说完这话,秦北顾便从门外赶了进来,很明显他也看到了徐磊,徐磊看着秦北顾,简直眼睛不是眼睛,鼻子不是鼻子。

“朕觉得秦爱卿不管怎么做都有他自己的一番想法,徐大人就不要过度解读了,徐大人还是赶紧去忙礼部的事吧,听说过几日那些才子学子们就要进宫来面圣了,徐大人可不要让朕没了面子。”

裴千洵这是明摆着站在秦北顾面前为他撑腰了。

徐磊看出了裴千洵的站位,虽是心中愤懑,但也只能闷闷不乐的离开。

考试如约而至。

如同裴千洵所料想的那样,这次考试确实为东煌选出了不少风姿错约的奇才。

裴千洵点了前三甲,让他们来殿前面试,按照治国理念这一题将问题抛给了殿堂上跪拜的三个人。

其中一人,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主线,开始了自己对治国理念的一番见解,而另外两人则是在经济发展上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想法。

裴千洵听着下面书生们意气风发,对治国的一番看法建议也是不由的点了点头。

别看他今年刚及笄,可已经见识了太多的人情世故,也明白太多的人心险恶。

底下这些书生的斗志昂扬,正是东煌朝臣所欠缺的。

沉寂了那么久的朝堂,该大换血了。

他很满意书生们骨子里的这份热血。

就在裴千洵铺好圣旨,准备做最后宣判的时候,一旁一直缄默不语的徐磊忽然出了声。

“陛下,微臣觉得秦大人似乎有意为这几位学子漏题。这几位学子微臣瞧着面熟,似乎正是秦大人所属院校里面出的弟子。”

“要是就这样被饮点了,岂不是对他人不公,还请陛下圣裁啊!”

徐磊一番话惹得一时静默,所有人都朝着他看去。

“哈哈哈,徐大人这话说的。”

裴千洵打个哈哈,将朝堂僵硬的气氛缓解了一瞬,然后直接提议说道:“那依徐大人的意思,不如这样,朕急性出个考题,且看他们如何应对可好?”

听着裴千洵这话,徐磊也不好再捏着这个把柄不放,点点头。

“这马上开春,一年之计在于春,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也是我们东煌新一年的希望,不如你们便围绕春做一首诗,让朕看看你们的真材实学如何?”

此话一出,书生们临危不乱,众大臣窃窃私语。

很快,书生们做出了自己的诗句,简直精彩绝艳,震撼无以复加。

像什么满园皆春色芬芳,一国厅堂,还有,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新泥,等等,无一不诉说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,让所有人为之震撼到无以复加。

质疑声瞬间被堵死,而这些才华横溢的书生,顺利入了朝。